木結構指木材為主要材料的建築結構,常和磚結構形成磚木結構。木結構建築以中國傳統建築為代表,但近代以來,由於西方文化強勢輸入,木結構發展畸形,現代中國木結構建築反而嚴重依賴國外現代木結構技術。
特點:
木結構本身抗震性比較好,但部分構件連接差,和磚結構形成磚木結構後木牆體間容易發生變形,加上結構材料性能退化,磚木結構一般抗變形能力都不好。
由於木材易燃,木結構材料防火性一直存在問題,容易發生火災。木結構防火技術是建築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。
類型:
中國古建築木結構主要為抬梁式、穿斗式、井幹式三種。在西方,雖然磚石結構是主流,但公元前1000年古埃及和古希臘就開始使用木製梁柱結構,古羅馬木桁架技術也很成熟。20世紀後半葉,北歐和北美等已開發國家將木結構建築融入現代建築中,使其成為一種生態建築材料。而近代中國受西方鋼筋混凝土為主的結構體系衝擊,傳統木結構體系解體,反而嚴重依賴國外現代木結構技術。
抬梁式
穿斗式
井幹式
連接方式:
榫卯是傳統木結構的主要連接辦法。現代木結構中,釘和螺栓連接是常用的連接方法,一些輕型木結構也會使用齒板連接,膠合木結構使用植筋連接。
榫卯為榫頭卯眼的簡稱,是一種自古傳統的木工中接合兩個或多個構件的方式。其中構件中的凸出部分稱為榫,凹入部分則稱為卯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