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謂不鏽鋼?

何謂不鏽鋼? 

就是我們台灣俗稱的「白鐵」,而所謂「不鏽」是指比ㄧ般鋼材較不易生鏽,並不是不會生鏽喔!!! 不鏽鋼是由不同金屬(碳、鐵、鉻、鎳、錳、鉬等)依不同含量組合而成之合金鋼,其中鉻含量須至少有10.5%,才稱的上是真正的不鏽鋼。不同的金屬比例所製作出來的不鏽鋼用不同的編號分類,因使用目的不同,各系列原料組成也會不同。

不鏽鋼不易生鏽是因為..... 

 

因為鉻(Cr)會在鋼表面上形成一層透明緻密的氧化鉻保護膜,可防止氧氣與鐵接觸。鎳(Ni)可促進保護層重新生成,然而一般產品標示看到的18-8或18-10,其實就是指鉻(Cr)跟鎳(Ni)的含量比例,若不鏽鋼中含鉬(Mo),則在氯化物存在時能有效穩定薄膜,快速的修復表面具抗腐蝕能力。

因此挑選不鏽鋼最重要是了解不鏽鋼的比例,而不是數字越大越好。

 

早期台灣不鏽鋼食品容器具所使用的材料多屬300與400系列不鏽鋼材,最常見的為304、316、403、410與430等鋼材,近幾年來開發出以錳取代鎳的200系列不鏽鋼,例如202與205鋼材。

 

 

常見的不鏽鋼比較

200系列不鏽鋼 :工業級

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為鎳金屬供應不足而發展出來的,將鎳含量減半,改用較便宜的錳取代,用之作為300系列的替代鋼。具有基本的硬度及耐腐蝕度,價格較低廉,相對也較容易腐蝕。

(屬於工業級不鏽鋼,適用於鐵窗、鐵門、梁柱等。)

 

300系列不鏽鋼 :食品級

具有高含量的鉻、鎳,在硬度、耐腐蝕及加工上取得最佳平衡,堅固耐用,是餐具類首選,應用最廣的。

304不鏽鋼屬於食品級不鏽鋼,可能因為加工而有弱磁性,但不可能是強磁性。
(適用於餐具、耐蝕容器、家俱、欄杆、醫療器材等,上博使用的不鏽鋼門,門框門扇皆為304不銹鋼材。)

316不鏽鋼含鉬(Mo),所以更耐腐蝕、更堅固、價格也更高,完全沒有磁性,屬於醫療級不鏽鋼。

(適用於外科手術器材、肥料生產設備、食品工業、沿海設施、高價鍋具等。)
 

400系列不鏽鋼 :食品級

是單純的鐵鉻合金,不含鎳或低鎳不鏽鋼,較300系列容易生鏽,價格較低,但好處在於容易加工且有較好的硝酸抗腐蝕能力,有磁性,所以可以用來區別304、316不鏽鋼。

430不鏽鋼因為有較好的硝酸抗腐蝕能力,在汽車飾件與相關零組件應用最廣,也常用於廚房用具、洗碗機、洗衣機內層。


參考資料:
https://www.e-jasmine.com.tw/article_d.php?lang=tw&tb=2&cid=6&id=78